2)第二百八十八章 我的实验室要有大成果了!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学的院士,想要申请理论物理课题都不容易,但他却能申请到多维宇宙边界研究的课题。

  人生认可?

  他还需要认可吗?

  在完成哥德巴赫猜想以后,他就是世界最顶级的数论专家,甚至都不存在‘之一’。

  所以认可不认可的,也根本无所谓了。

  其实赵奕要评上院士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他基本上是个学术圈的‘自由人’。

  国内是有学派之说的,赵奕则是少数没有学派的。

  有些人把他算作是‘贺门子弟’,但‘贺门子弟’的老师,都没有能评上院士,门生故地只有少数几个,根本算不上学派。

  燕华大学也远远称不上学派,大学的影响力太小了,根本形成不了学派。

  就像是少林和丐帮对抗,一个小小的曼陀山庄弟子,就和没有帮派是一样的。

  所以学术圈的人还是把赵奕当成是‘自由人’,换做是其他的‘自由人’,想评选上院士,实在是太困难了。

  赵奕不同。

  他的研究成果太显著了,显著到让人说不出话来,单单哥德巴赫猜想就足够了。

  学术圈就是能力为先。

  那些靠人际关系评上院士的,主要还是成果不能服众,就比如你研究个3级的成果,我也研究个3级成果,谁能评选上院士?

  这时候,人际关系就很重要了。

  赵奕则是拿出了满级的成果,走到全世界都被认为是顶级人士,拿三级成果的人怎么比?

  好多希望评选院士的人,都感觉有些头疼了。

  院士评选是两年一次,明显会进行新一轮的增选。

  这时候,好多希望能评上的人,都开始做准备了,其中数学、计算机类的学者最头疼。

  想想。

  他们和赵奕一起评选院士,结果赵奕没有评上,而他们则评上了……

  就尴尬了。

  等新闻发布到媒体上,肯定会受到大量的质疑,“为什么XXX评上了数学院士,赵奕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都没有评上?难道他比赵奕还厉害?”

  他们本人、学部评审等,都会受到外界质疑。

  大众可不管院士评选的流程是什么,里面存在什么样的规则,他们看到的就是赵奕没评上数学院士,而某某某评上了。

  在大众的逻辑里,研究成果更出色的,肯定就应该评上院士,成果听都没听过的,评上了就肯定有黑幕。

  到时候,到手的院士头衔,都很难说是不是烫手山芋。

  这还是赵奕什么都没做的情况。

  赵奕没有评上院士,结果就干脆出国做研究了,大众肯定会同情赵奕,觉得他是没评上院士才走的,而国外肯定愿意给他更高的评级,更好的环境。

  而评上院士的他们……就是逼走国宝级天才的罪人!

  ……

  赵奕可没考虑那么深,他在科学院待了一个星期,重点是讲解数学理论,附带参观了下科学院。

  数学所、软件所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