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章 2CV-炳氢分子的效果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更缜密,有关检测、数据分析,以及结论的推导上,相对来说也更加的专业。

  审查结束。

  专家审查组的四个人,再包括赵奕、阎学林以及戴天庆,一起到小会议室做讨论,并很快做出了几项决定。

  一个是科研支持。

  有关2CV-炳氢分子抗艾滋病感染的研究,经费上拨款三百万人民币,级别提升到最高程度,后续的要求一切放行。

  另外,就是保密。

  相关所有人都需要签署一份更高级别的保密协议。

  个人签署保密协议是能拿到一定补偿的,相关的补偿金额统一是两万人民币,相对于研究的重要性,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吧。

  其他就和研究所暂时无关了。

  比如,专家组会提交审查报告,并建议联系国家药企的研究部门,直接进入到药物开发阶段。

  这对于参与研究的人员,以及项目本身也是有好处的。

  研究不牵扯制药技术,不能拿到专利费,但后续肯定会下发大金额的奖金,研究所、实验室也会受益,拿到大笔的科研经费。

  阎学林甚至许诺说,“等项目完成,我们要把设备再升级,也许还能申请在旁边空地上,再盖一所实验医学中心。”

  这是研究所一直希望做的事情。

  生物医学研究所是一个独立的科研部门,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青黄不接,跟着导师做研究的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很难直接投入到工作中。

  另外,生物医学研究所也太‘独立’了,好多数据、材料都是由合作医院提供,想要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出更多更优秀的成果,最好是有个类似于‘医学中心’的机构,实现医院数据、研究数据的对接、共享,等等。

  总之就是缺少配套的医学、教学中心部门。

  ……

  等专家审查组离开离开,研究还是继续进行。

  阎学林没有组织开会之类的,而是找到赵奕私下说了几句,意思就是让两个研究小组合并,分组就等同于被撤销了。

  赵奕也没什么异议。

  事实上,分组做研究是阎学林的提议,目的是一起进行研究做对比,还有个考虑也是照顾赵奕实验室的人呢,担心其他研究员一起来,可能会反客为主、鹊巢鸠占。

  另外,阎学林也是考虑研究发现归属赵奕实验室,“研究员组”主要做后续的研究,也等于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他完全没有想到,几个研究员加在一起,进度竟然赶不上赵奕实验室,到现在就感觉‘研究员组’单独去研究,似乎一点用处也没有。

  这肯定不行。

  所以阎学林也不考虑‘研究员组’成员的面子了,就找赵奕说一起做研究,并且让赵奕当研究的领头人。

  之前几个研究员一起过来,让赵奕当领头人是有些不适合的,他的年纪是一方面,做研究的经验肯定不足,其他研究员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