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九章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理解肯定很深入。

  赵奕觉得和邱成文讨论一下,也许能给自己的粒子数学研究带来帮助。

  当打电话过去的时候,麻烦事情又来了,邱成文邀请他来水木大学讲座,“周末正要进行陈景润系列讲座,主要核心是复杂筛法问题,没有人比你这个数论大师更适合了。”

  他说完以苦恼的音调补充道,“如果你不来,只能我上了。”

  赵奕知道邱成文是在‘卖苦’,但想到对方给自己当论文评审,有事情能帮忙的时候就帮忙,私人关系也很不错,再推脱就有些不太好,他想了想干脆道,“好吧。等讲座结束,咱俩一起讨论下粒子数学问题,我对宇宙学和爱因斯坦方程很感兴趣。”

  “你能来真是太好了,没问题,学术,就是要多交流。”邱成文爽快的答应了。

  邱成文最后说的依据“学术,就是要交流”,让赵奕的感触非常的深,他的学术成果确实很了不起,可以说达到了世界最最顶尖的水平,但越是做研究越是发现,自己的知识量还是有些差。

  当学术研究到了极为高深的程度,任何小分支都会用庞大的知识量,普通人以毕生精力去学习,都不一定能学满一个小分支。

  赵奕发现自己的粒子数学研究,就是被‘知识量’所限制,他所做的思考都是在脑海里拥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

  这就是限制。

  其实和理解多维空间是一个道理。

  哪怕是顶级的数学家,对四维以上空间的理解,运用的都是数学技巧,而不是真正像是三维一样,脑子里能构建出真实的影响。

  这就是人类现有知识量的限制。

  人类被限制在三维宇宙,获取的所有知识,都是三维宇宙框架下的内容,没有超脱三维宇宙的知识、见识,如何能知道多维空间是什么样子呢?

  所以才会有人说,“人类永远也无法想象出,四维以上空间是什么样子。”

  赵奕发现自己需要做的就是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他继续研究粒子数学,需要的知识已经不单单是在书本中能找到的了,必须要多做学术交流,了解其他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在相关领域的认知和研究,或许就会对他的思考具有启迪作用。

  ……

  周末。

  水木大学举办“陈景润系列讲座”,赵奕如约来到水木大学数学系。

  水木大学数学系对赵奕真是诚意满满,他不止是来讲课这么简单,还顺带领取个‘荣誉博士’,顺便获得了‘名誉教授’头衔。

  赵奕倒是不在乎什么博士、教授之类,但能给送上个头衔也挺不错的。

  前世考上水木大学都只能是个梦,现在过来一趟就成了博士、教授,心里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所以他为了讲座也做了准备。

  邱成文说内容是‘复杂筛法问题’,赵奕也就针对筛法去做准备。

  这方面他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