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节 邲地之战(3)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渡过河去的先縠见大部队也渡过河来,得意地对上军大夫赵括赵同道:“两位大夫,你们看看,他们还不是按我的意见渡过河来?为将者,就是要有此等勇气方可服众啊。”

  赵括和赵同连连点头,他们本分属上军两支部队,但由于他们也想着要立功,所以站到了先縠这一边。

  赵氏家族此时虽然有一人赵朔位列晋国六卿,但那是赵盾这一脉,是小宗。自己赵姬这一脉,贵为大宗,结果只配弄几个军中大夫,连一个卿都没有,这对赵氏兄弟来讲是耻辱。有了军功,便有了晋级卿大夫的资格。

  好了,现在,晋国三军已经渡过黄河。另一边,由楚庄王亲率的楚军已经拿下了郑国,他们冷冷看着晋军的动向。

  此时的晋军也好,楚军也好,以及已经投降楚国的郑国也好,谁都未曾想,一场载入春秋史册的超级大国之间的正面交锋,即将在这片中原土地上展开!

  谁都更未曾想,这一场叫泌地之役的晋楚争霸战,其实是一场戏剧性的战役。

  主角是晋国和楚国这两个超级大国,还有一个配角,那便是郑国。

  郑国本是晋国的救援对象,但晋国犯了一个错,他们救援来迟了。郑国是在抵抗了楚军围攻整整三个月后才无奈投降的,这段时间,晋国一直忙于人事问题,再加上荀林父进军极期缓慢,所以当晋军到过黄河边时,郑国已经投降了楚国。

  虽然被楚国蹂躏得不成人样,但郑国国君郑襄公已经对晋国深深失望,此时的他,反倒相信楚国是郑国今后要紧紧追随的真正的带头大哥。因为楚庄王在郑国投降之后,下达了一系列安抚郑国的命令:

  不要求割让土地、不要求战争赔偿、不要求财物奴隶,楚军不得进驻郑国都城,大军在泌水之畔扎营。

  郑襄公也是知道楚庄王的真实意思的,楚国需要与晋国佬真正打一场,一战定胜负,从此决定谁是中原老大!

  晋军迟迟不来救援,就是不敢与楚军真刀实枪打一仗,从而让郑国付出了整整三个月浴血守城的代价!郑襄公恨透了晋国佬,他决定助楚庄王一把。

  既然楚军有意决战,那就让晋军接战,不能让晋军跑了。

  他派出使者去面见晋军中军元帅荀林父。这位使者当然也是一位影帝级别的,见到荀林父,先是哭了一场,然后代表郑国请罪,说郑国无奈之下,被迫与楚国签订了和约。此次是偷偷来晋营,就是要告诉荀元帅楚军的真实情况。

  最后,郑国使者对荀林父讲:“元帅,楚军战斗力其实是一般的,这些年来,我们经常抵抗他们,甚至还有取得胜利的时候。这一次,他们整整围攻了我们三个多月了,楚军已成疲惫之师。将士思乡心切,士气低落,粮草不济,此时如果晋军发动雷霆一击,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