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节 介子推之死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于有线索来了,有人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上了绵山。晋文公得报后,立即率众赴绵山,很快到了绵山脚下,并马上分派了数百人上山找寻,但绵山山高林密,云雾缭绕,一干人等上了山,如针落大海,哪里找寻得到?

  搜了几天山,终归找不到介子推的下落。有人提议在山下放一把火,山高林密,介子推如果在山上,一定不堪烟熏火烤,必定现身。晋文公依计而行,命令放火烧山,不一会儿功夫,熊熊烈火在绵山烧起。大火整整烧了两天,将一座青葱滴绿的绵山烧成了焦土,除了山上逃窜下来一些野兽外,哪里有介子推?

  晋文公不死心,命令再次上山找寻,这一次,他的人终于找到了介子推。就在半山腰一棵柳树下,他们发现了两具尸体,在上面的已经烧成焦炭,在下面的因为受到上面的保护,仍旧可辨,正是介子推的母亲!很显然,大火烧起时,介子推把用自己的身体护着母亲,结果两人活活被烧死!

  晋文公感到一阵炫晕:这就是寡人要找的介子推吗?是寡人活活烧死了介子推吗?

  晋文公不禁放声大哭:“是寡人害死了介子推!是寡人犯下了大错!寡人有罪啊,这叫寡人如何对得起介子推啊。”

  晋文公的哭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他确实是犯了大错。就在他发现介子推并未来报功,反而离开了绛都后,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错:论功行赏,怎么可以让人通过报功的形式来实施呢?应该是自己先将大家的功劳都列到功劳薄上,再决定谁该获得什么样的赏赐,而怎么可以让一些德行高尚的人厚着脸皮来表功呢?

  晋文公的认识是对的,就象现在,领导要表扬一个人,他肯定是自己掌握了需要表扬的人的具体贡献,然后定下应该给予什么样的表彰。如果一个人,对着领导说:领导,我今天做了什么事,你得给我奖励。象这样的人,叫邀功,领导非但可能不会奖励,反而内心会有一种厌恶感!

  晋文公深深自责,为了弥补过错,晋文公连续下达了几道命令:

  第一,将绵上的土地封给介之推!虽然介子推不可能享受这片封地了,但今后不管是谁,都不能动这片土地,这是介子推的。

  第二,将绵上那座绵山,改名为介山以纪念介子推。

  第三,把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全国禁火禁烟日,包括禁止生火做饭,大家要吃便吃昨天剩下的,准备好的无需用火再煮的冷菜凉食。

  这一日正好是清明节前一天,据说这便是寒食节的来历。其实,寒食节作为中国最早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北方其实早有流传,曾经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也被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自远古传承下来的一个改火习惯。

  什么是改火?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