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2章 难得的新药_大唐小郎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期的《新修本草》(也叫《唐本草》),但是,还并未广泛使用,左少阳他们药铺就没有,他以前在药材批发商处也没有看见过这两种药。不过,既然唐朝已经作为药材写入官修本草里,肯定已经使用了,或许能在别的药铺找到。这两种药中薄荷是方剂中的臣药,配伍牛蒡子、连翘等药辛凉疏散头面风热,没有这玩意,头面部的消肿不容易退。

  板蓝根在这个方中用处倒不是非常重要,只是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是佐药,但是,板蓝根这味药太有名了,特别是在[***]时期,全国简直卖断了货。所以左少阳印象很深,而实际使用中,板蓝根也是最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之一,用量非常大。当时唐朝由于刚刚开始发现这种药的药用价值,所以很多药铺都还没有这种药上架。

  清瘟败毒饮中的赤芍则比较麻烦,这种药最早作为药材使用,是在宋朝,所以唐朝药铺里找不到这种药的。好在赤芍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出产,合州附近的山上应该有。

  现在叛军已经被招安,战乱已经结束,对外交通也恢复了,必须尽快把唐朝还没有的药采购回来,或者移栽到自己的药圃里。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用得着,这一次就算能对付过去,下一次如果不能或缺的药,如果不早作准备,只怕到时候只能干瞪眼了。

  要完成这个任务,非合州最大的恒昌药行不能胜任。左少阳决定去找祝药柜。

  叛军被招安的第一天,祝药柜就立即通过衙门的驿站给距离石镜县最近的县城自己家的药行分号发了急令,调集粮食和常用药材到合州总号。祝药柜还急令药行所有分号全部暂时改做粮食生意,从各地组织粮食运往合州。

  当天晚上,距离最近的双槐县和太和县的恒昌药行分号的粮食运输队就把粮食运到了药行。

  在唐朝,粮食不是专营,民间可以自由买卖,官府并不禁止,当然,类似这场战乱中粮食特别紧张时除外。官府也鼓励民间长途贩运粮食进行调剂。但是,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像粮食这样大宗物品的运输成本很高,所以,一般都是在几百里范围内的运输贩卖,超过千里以上的长途贩运,除非是利用大船海运或者航道运输,光靠骡马运粮,成本会高得吓人,百姓无法承受,这样贩运的粮食由于成本太高赚不到什么钱。

  所以调运粮食,只能从合州所辖的数个县城调运,这些地方本来就是高粮价,再加上高额运输成本,运到合州城里,粮价已经跟官府现在出售的粮价差不多了。赚取的利润也不高。

  但是,祝药柜之所以还是下令暂时调集粮食运到合州出售,主要目的还不是赚钱,而是他这两个月对饥荒感触太深了,实在不忍心看着饥民缺粮饿死,而又了解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