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三章 抄底来的技术_辛亥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斯福算的起是美国少有的政治家,眼光和见识都有独到之处,对于危机他其实看的也很清楚,犹太人的背后操纵要承担相当程度的责任,不过罗斯福本人也要靠着犹太资金来支持,不然他根本没有冲击总统的能力。

  要知道这些资本力量就算不能把你推上总统宝座,但是却可以轻易的制造一些麻烦,让你落选,因此小视他们的后果绝对十分可怕,不过罗斯福也从这次危机能够幸免的两个国家上面发现了很多东西。

  中国和和苏联都采取了国家规划的模式,用行政力量来指导经济发展,这极大的违背了现行的自由主义的原则,但是毫无疑问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只要有效就应该采用,而不是被所谓的旧观念束住手脚。

  当然这些东西还要当上总统才能够施行,现在他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来减轻危机的影响,进而向美国民众证明他是能够带领大家走出危机的人。

  在这个时候中国抛出了技工合作计划,由中国政府出面,引进美国的高级技工,这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有着很好的作用,至于人才流失问题暂时就不用考虑了,火烧眉毛顾眼前吧。

  不过罗斯福也充分体现了他的精明之处,他要求中国不能单纯的大规模引进技工,还要采购机器,农产品,除了高级技工之外,还要搭配大量的普通工人,只有如此才能够得到美国方面的支持。

  中国方面对于这些提议都表示了支持,很快双方的合作协议就敲定了下来,纽约是美国最为发达的地区,聚集了大量美国的高端人才,有了双方政府的配合,大量美国工人被引进到中国,伴随着中国的采购计划,纽约的经济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好转。

  早已停止的工厂重新开始运转,经济再度运转起来。罗斯福在这次交流之中威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他也效仿中国对基础设施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又创造了相当数量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关注这位市长先生了。

  当然在这种交流之中,中国捞到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优秀的工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怎么定位都不过分,产业工人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核心。

  也是中国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中低级的工人数量还勉强够用。至于高级工人的欠缺就太严重了,大萧条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除了美国之外,德国也是重灾区,而且德国拥有比美国更加雄厚的技工。

  而且中德之间的关系远比中美要密切,早在大萧条之前就有大量的德国工人在中国工作。如今中国更是成为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时间中国的主要工业城市之中都涌动着大量的洋人。

  昔日这些洋人在中国作威作福,俨然一副太上皇的模样,如今却老老实实的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